高速电机与磁悬浮轴承公司中创志远完成数千万pre-A轮融资
作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日期:2025-11-27 浏览次数:

近日,专注于高速电机及磁悬浮技术领域的合肥京磁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中创志远”)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合肥创新投、合肥国耀、信富致远投资,独木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为企业后续技术研发与市场拓展注入强劲动力。

成立于2022年的中创志远,核心业务聚焦高速电机、磁悬浮轴承及整机流体设备的研发与制造,产品广泛服务于工业制造、半导体、航空航天等关键领域。2024年,公司将主体业务从北京迁至合肥,开启发展新阶段。创始人张全生领衔的核心团队均源自航天研究所,在高速电机设计、磁悬浮轴承控制、整机流体系统研发等领域具备完整的正向研发能力,其中张全生本人更是兼具航天研究所与商业航天领域的双重从业经验,为企业技术创新奠定坚实基础。

图片

图源/企业

在工业生产场景中,风机、压缩机作为基础动力装备,承担着通风、曝气、负压吸附等重要职能,但传统设备长期面临能耗偏高、调节范围狭窄、运行噪音大等痛点。以PCB电路板加工为例,生产现场对废气粉尘治理、通风吸附的稳定性和效率要求严苛,传统装备往往难以满足这类高精度需求。而在半导体、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领域,分子泵的高真空获得能力是生产环节的核心支撑,然而当前市场上兼具可靠性与高性能的解决方案仍较为稀缺。与此同时,磁悬浮轴承技术虽拥有无接触磨损、使用寿命长等天然优势,但动态环境下的控制难题与较高的制造成本,使其规模化应用受到制约。

针对行业现存的技术瓶颈,中创志远实现了两项关键性技术突破。其一为动态环境磁悬浮轴承控制技术,区别于传统技术侧重静态、低扰动工况的局限,公司依托深厚的动态控制技术积累,即便在外界震动干扰的复杂条件下,仍能确保磁悬浮轴承稳定运行。其二是无位置传感器技术创新,通过移除专用检测电路与传感器硬件,不仅有效降低了设备成本、缩小了产品体积,更借助优化算法实现了微米级的精准控制。这两项核心技术的有机结合,让中创志远的磁悬浮轴承产品在各类复杂工况中均能保持高可靠性。

谈及核心技术突破的关键,创始人张全生表示,团队具备的完全正向自主研发能力是首要保障。从最终产品性能参数出发,反向推导至电机设计、轴承形式、电磁控制等全链路环节,确保每个细节都处于精准可控状态,充足的余量设计为产品可靠性提供了坚实基础。此外,航天级工艺标准的严格执行与大量严酷环境下的实验验证,进一步强化了产品稳定性。

目前,中创志远的业务体系涵盖电机与整机两大产品类别。电机类产品以高速、高性能规格为核心;整机类产品则在电机基础上,集成磁悬浮轴承、高速轴承及三元流叶轮等配套部件,形成风机、压缩机、分子泵等完整设备解决方案,精准匹配不同领域的应用需求。

其中,风机类产品主要服务于工业节能改造,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PCB制造、造纸、皮革、玻璃、食品等多个行业。在水产养殖场景中,其设备通过反向推导优化设计,实现电机、驱动系统与气动结构的最优匹配,节能效率普遍达到35%至50%,不仅显著降低了养殖端的能耗与运维成本,还同步提升了曝气效果与远程智能监控能力。

聚焦工业气体制备的压缩机类产品,以离心式机型的高效率、无油特性为核心竞争力,主要应用于纺织印染等行业。相较于风机,压缩机系统复杂度呈指数级增长,需综合应对负载波动、两级串联、中冷换热等多重挑战,同时要在压力波动时保障输出稳定。中创志远通过对电机匹配、驱动方案、气动结构与系统调控的一体化优化,成功实现了负载波动与压力调节过程中响应速度与设备稳定性的双重保障。

作为技术难度最高的产品类别,分子泵作为高真空获得设备,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制造、新能源汽车管路检漏等高端场景。该类产品对转速、级数有更高要求,在材料防腐、叶轮级数、加工制造及平衡控制等方面标准极为严苛。公司以高速电机与无接触轴承为核心,叠加系统级控制与精细化工艺管控,使其分子泵在真空稳定性与运行可靠性方面表现突出,有效填补了市场空白。

在市场拓展方面,中创志远已在多个领域实现标杆客户突破与规模化应用。造纸领域,为国内某头部造纸企业提供负压真空泵,采用“先测试验证、后批量供货”的合作模式成功切入市场,实测节能效果超30%;航空航天领域,为头部商业航天企业定制供应特种电机及电动燃料泵,其中电动燃料泵相较于传统涡轮泵,具备调节范围广、响应迅速、重量轻等显著优势,特别适用于小推力火箭的姿态控制。

此外,在PCB制造、水产养殖等领域,公司产品已实现规模化落地。其中水产养殖行业专用节能风机,不仅通过节能降耗降低了养殖成本,更借助智能监测功能提升了水产养殖的智能控制水平,为养殖产量提升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随着核心技术的持续迭代与市场应用的不断深化,中创志远正以技术创新为引擎,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稳步开拓新的发展空间。

文章来源:硬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