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智能初创公司 Mimic Robotics获1600万美元种子轮加持,深耕机器人精细操作
作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日期:2025-11-27 浏览次数:

近日,由ETH Zürich(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Soft Robotics Lab分拆的具身智能公司初创公司Mimic Robotics宣布完成16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本轮融资由Elaia和Speedinvest联合领投,Founderful、1st Kind、10X Founders等多家机构跟投。这距离其2024年5月获得的250万美元早期融资仅过去一年半时间。

作为专注于机器人 "精细操作" 能力突破的企业,Mimic正以手部操作切入,试图通过具身基础模型破解通用机器人灵巧性难题,为工业、物流等领域的劳动力短缺问题提供新解法。

源:Mimic Robotics

在具身智能行业,让机器人理解人类语言和视觉指令已不算难事,但要实现高灵巧性的 "精细操作" 却长期困扰行业。传统机器人多采用特设(ad-hoc)方法,需通过多个独立组件解决路径规划、碰撞避免等细分问题,不仅缺乏通用性,还面临编程复杂、适应能力弱等痛点,难以应对动态变化的人类工作环境。

Mimic Robotics的核心团队——包括CEO Stefan Weirich、CTO Elvis Nava等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实验室核心成员,以及首席顾问Robert Katzschmann教授——选择了一条差异化路径:不打造完整机器人,而是聚焦手部操作,构建适配人类工作场景的灵巧机械手,并通过端到端的具身基础模型驱动其运行。这种被称为 "大行为模型" 的技术方案,能将RGB图像和本体感觉数据直接映射为机器人动作,无需拆分复杂任务,让机器人学习多样化操作任务成为数据扩展问题,而非繁琐的工程难题。

Mimic Robotics的创始团队,Mimic Robotics

相较于传统双指夹具机器人,灵巧机械手与人类手部的 "具身差距" 更小,是承载操作能力的最优载体。值得注意的是,Mimic并未自主研发机械臂,而是采用市面上已广泛应用的成熟产品,仅专注于核心机械手的研发与适配。这种策略不仅降低了研发和生产成本,还能让其解决方案快速接入现有工业场景,实现 "即插即用"。目前,Mimic的机械手已具备执行从简单拾取放置、食品制备到服务护理等多样化任务的潜力。

通用具身智能模型的性能高度依赖数据的数量与质量,传统训练模式需部署大量机器人、雇佣专业操作员采集轨迹和图像数据,虽能保证数据质量,但成本高昂,难以满足模型规模化训练的需求。Mimic创新性地采用 "人工遥操+第一人称视频" 的混合数据训练方案,有效破解了这一困境。

具体而言,Mimic让工厂工人佩戴特制数据捕捉手套,实时记录其执行日常任务时的手部动作、力度反馈等详尽数据,确保机械手能精准复现人类操作逻辑及环境适应能力;同时,利用低成本获取的海量第一人称人类视频数据扩充训练样本,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满足了模型对数据量的需求。这种方案既保留了人类操作的专业性,又通过规模化数据提升了模型的泛化能力,为机械手的通用化操作奠定了基础。

当前,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正持续增长。根据Grand View Research的研究数据,2024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已达339亿美元,预计年增长率接近10%,到 2030年将突破605亿美元。而欧洲零售、物流、制造业等领域面临的严重劳动力短缺,更为Mimic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目前,Mimic已与欧洲大型制造和汽车企业展开合作,在装配线和包装环节推进多个试点项目,其 "机械臂+灵巧机械手" 的解决方案预计将在未来1-2年内启动全面商业部署。在商业模式上,Mimic将采用双轨策略:主流模式为 "机器人即服务" 订阅制,降低客户采用门槛,帮助其快速实现运营成本节省;同时为有规模需求的客户提供机器人工作站直接销售服务,并收取持续的服务等级协议(SLA)费用及软件订阅费。

尽管具身智能赛道估值已呈现爆发式增长——例如人形机器人公司Figure估值达390亿美元,Skild AI、Physical Intelligence等企业估值也达数十亿美元——但行业仍面临多重挑战。硬件层面,感知能力、移动性能、续航水平及成本控制仍是核心卡点;软件层面,指令理解、物理规则遵循、通用泛化与鲁棒性平衡等问题尚需突破,而数据作为基础支撑,其积累与优化更是长期任务。

正如新能源智能汽车行业的爆发离不开全产业链的多年积淀,具身智能机器人的普及同样需要软硬件、模型与终端设备等各个环节的协同进步。单个环节的技术突破,如Mimic在手部操作能力上的创新,一旦实现商业落地并积累数据,也将反向推动通用具身智能模型的进化。

中国市场在具身智能领域具备独特优势:拥有全球最完备的硬件产业链、领先的成本控制能力及丰富的应用场景,这为国内创业者提供了跻身世界前列的机遇。阿尔法公社等投资机构也已敏锐布局AI原生硬件赛道,投资了光帆科技、诺亦腾机器人等近十家初创企业,助力行业生态构建。

随着技术迭代与产业链成熟,具身智能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场景Mimic Robotics凭借其在精细操作领域的专注突破与创新模式,有望在千亿级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而更多企业的探索与协同,将加速推动具身智能从概念走向规模化普及,重塑人类工作与生活方式。

文章来源:阿尔法公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