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中心

    • 峰会新闻
    • 行业资讯
  • 日程嘉宾

    • 会议议程
    • 特邀嘉宾
    • 历届嘉宾
  • 展商资讯

    • 展商推介
    • 展览展示
  • 直播入口

  • 大赛

  • 会务服务

    • 主会场地址
  • 招才引智

  • 合作伙伴

    • 支持媒体
    • 合作媒体
    • 战略合作媒体
  • 参会申请

  • 关于峰会

    • 往届峰会
    • 峰会介绍
    • 会议手册
    • 资料下载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新闻中心
  • 峰会新闻
  • 行业资讯

  •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清华大学机械系研发出微小型管道机器人,实现亚厘米级管道高效探测[2022-05-30]
近日,清华大学机械系现代机构学与机器人化装备实验室研发了一种可在亚厘米级管道中高效运动的管道探测机器人。
美敦力布局超声骨动力系统,加码美敦力SURGICAL SYNERGY™智能骨科一体化方案[2022-05-27]
近日,美敦力中国骨科与神外业务集团旗下智能设备与神外事业部宣布与三友医疗子公司水木天蓬就其超声骨动力产品在中国大陆市场的销售开展战略合作,布局创新手术动力系统,持续加码打造全面的SURGICAL SYNERGY™智能骨科一体化方案,致力提升手术的精准性、高效性、安全性和智能性,助力中国骨科临床能力建设与学科高质量发展。
戴森宣布开发人形机器人,定位家务机器人[2022-05-27]
在近日举行的 ICRA 2022(国际机器人与自动化会议)上,戴森方面宣布正在加速开发一种能够完成家务和其他任务的自主设备,从戴森在网络上发布的视频来看,这种设备定位于多用途的家务机器人——借助机械臂,它能够抓取多种不同形态的物体,可以抓起玩具小熊放进储物箱里,可以从餐具架里抓起盘子或杯子等餐具,也可以抓住瓶装的洗涤剂。
热烈祝贺黄田教授获“IFToMM Honorary Member”荣誉[2022-05-26]
近日,IFToMM中国委员会收到了来自IFToMM的喜讯,天津大学黄田教授荣获“IFToMM Honorary Member”荣誉!IFToMM主席Andres Kecskemethy教授亲自电话致贺。
北卡州立尹杰团队发PNAS:面条状新型智能软体机器人可自主逃离迷宫[2022-05-26]
形似一根螺旋状的意大利面(Rotini,螺丝粉),但其实是一款新型智能软体机器人,由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团队共同研制。5月23日,相关成果论文以“Twisting for soft intelligent autonomous robot in unstructured environments”为题在线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新松再获沈阳地铁集团表彰[2022-05-25]
近日,新松再获沈阳地铁集团多项表彰,综合监控项目部、自动售检票项目部分获“2021年度优秀项目部”,多位项目管理及技术骨干获评“优秀项目经理”、“优秀项目总工”荣誉。
全球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母船“珠海云”号在广州下水[2022-05-25]
5月18日,全球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母船“珠海云”号在广州下水。该船隶属于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以下简称南方海洋实验室),将成为全球首艘具有远程遥控和开阔水域自主航行功能的科考船,为我国开展海洋科考、拓展海洋科学、助力海洋经济发展提供利器。
文博AI虚拟讲解员“文夭夭”亮相[2022-05-24]
双髻丸子头、一袭淡雅长裙、腰系唐朝花鸟镂空香熏球……日前,文博行业虚拟讲解员“文夭夭”在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亮相。
Meta宣布开发MyoSuite平台:更有效地创建逼真的肌肉骨骼模型[2022-05-24]
23日,Facebook母公司Meta宣布正在创建一个新的人工智能平台,可以为虚拟世界开发更逼真的头像。目前在数字空间中出现的人物造型更像是卡通公仔,Meta认为改善人物的关键在于更多地了解构成人体肌肉骨骼系统的骨骼、肌肉和关节。
新松机器人从现身工厂车间,到走入千家万户,推动智能机器人加速“进化”[2022-05-23]
从在固定位置执行往复动作的机械手臂,到自由行动、主动与机器配合的机器人;从制造机器人到开发机器人“大脑”;从专注于工业领域到走进日常生活……随着国内外对智能化生产生活不断提出的新需求,新松机器人不断推出新品,加速推动机器人“进化”。
科学家首次将AI元学习引入神经科学,可提升精准医疗效果[2022-05-23]
近期,新加坡国立大学、字节跳动等机构合作的技术成果近期在神经生物学期刊《自然·神经科学》发布,该研究首次将AI元学习(meta learning)方法引入神经科学及医疗领域,能在有限的医疗数据上训练可靠的AI模型,提升基于脑成像的精准医疗效果。
Nature子刊:刘伟治/钟超/刘志远合作团队在高性能蛋白基海洋仿生材料领域取得重要进展[2022-05-20]
  • 上一页
  • 228
  • 229
  • 230
  • 231
  • 232
  • 233
  • 234
  • 235
  • 236
  • 237
  • 238
  • 下一页
全国咨询电话:0574-63253665
手机:18100123515
微信号:myrobot2001
峰会地址:中国浙江 · 宁波 · 余姚
版权所有:Copyright@2015 机器人峰会
ICP备案: 浙ICP备20220273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