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卡州立尹杰团队发PNAS:面条状新型智能软体机器人可自主逃离迷宫
作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日期:2022-05-26
浏览次数:
形似一根螺旋状的意大利面(Rotini,螺丝粉),但其实是一款新型智能软体机器人,由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团队共同研制。5月23日,相关成果论文以“Twisting for soft intelligent autonomous robot in unstructured environments”为题在线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论文第一作者为团队博士后赵耀,其它作者有博士生赤银鼎、洪尧烨、和李艳滨,以及宾夕法尼亚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系主任Joseph Bordogna教授杨澍,通讯作者为尹杰。
据论文通讯作者、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机械航空系副教授尹杰介绍,新型智能软体机器人由液晶弹性体材料制成,该材料在55摄氏度的热表面上会发生形变运动,从而驱动其自发向前滚动。该机器人不仅可以感知躯体位置并灵活移动,还会转弯、弹跳,能利用自我转向(self-turning)与自我突跳(self-snapping)这两种方式来逃离迷宫的。还能围绕着障碍物转变方向,从而实现自发越障;当它的中间部位遇到障碍物时,它会发生形状的突跳,从原来的向前弯曲(凸形)快速转变成向后弯曲(凹形),从而调转滚动方向来实现自发避障。得益于机器人锯齿状的轮廓外形,能通过嵌入沙地增加爬行抓力,可以在极易打滑的柔软沙子和细石子路上如履平地等。
走迷宫
自我转向(self-turning)
自我突跳(self-snapping) 在实验中,新型智能软体机器人可以从室外自然环境中吸收能量实现自发滚动,比如在车顶或烧烤架上自行爬行等。赵耀介绍,热表面温度越高,机器人滚动速度就越快。机器人自主运动的温度区间为55~200摄氏度。 尹杰希望未来可以设计一款智能软体机器人,通过吸收环境中的热量作为能量源,从而自主穿越沙漠等复杂的环境,以采集地表信息,并应用于恶劣环境监测与救援等。
在晴天室外的车顶或烧烤架上自行爬行 他还大开脑洞地展望:“如果液晶弹性体材料能适应更低的温度,并能集成微型传感器,我们有望制成能在太空行走的软体机器人。”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73/pnas.220026511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