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任务机器人焊接系统是一种集成了多种焊接功能的自动化设备,能够在不同工艺和工件间高效切换,广泛用于汽车、造船、机械制造等领域以提高生产效率与焊接质量。根据环洋市场咨询(Global Info Research)最新报告,全球多任务机器人焊接系统市场持续呈现强劲增长态势,预计将从2024年的56.8亿美元增长至2031年的110.8亿美元,2025至2031年预测期内的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为10.0%。这一市场增长势头主要得益于汽车、船舶制造、工程机械以及钢结构加工等行业对集成自动化解决方案需求的不断上升。? Yaskawa Electric Corporation? Kawasaki Heavy Industries? Panasonic Welding Systems? Siasun Robot & Automation2025年,FANUC 推出新一代AI增强型多任务焊接机器人,利用视觉识别与机器学习技术实现焊接精度的实时优化。与此同时,ABB发布了模块化机器人工作单元,可用于跨行业的灵活部署与预测性维护,支持高混合与大批量制造环境的适应。? 特点:高刚性、节能电机、专为电弧焊优化的腕部结构? 特点:机身纤薄,适用于狭小空间,内置线缆布局,集成传感器接口3.KUKA KR CYBERTECH nano ARC? 特点:中空腕部便于线缆布线,可与KUKA.ArcTech无缝集成? 特点:兼容ArcWorld工作单元,结构紧凑,火炬接近性佳5.Comau MR4Weld Mobile Welding Robot? 特点:视觉引导接缝检测、SLAM导航、安全的人机协作交互多任务机器人焊接系统正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汽车制造、造船、工程机械、钢结构制造、其他。按技术类型划分,市场细分如下:弧焊机器人系统、点焊机器人系统、激光焊接机器人系统、钎焊/热焊机器人系统、其他。
6.地区市场概览
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日本和韩国,在收入和出货量方面均处于领先地位,主要受到汽车产量增长和基础设施投资扩大的推动。欧洲紧随其后,德国和意大利的高采纳率得益于其强大的工业基础。北美仍是关键的创新中心,电动汽车(EV)制造领域的部署正在不断增加。
1.人工智能与机器视觉的融合
到2025年,基于AI的机器视觉已从实验室阶段走向焊接产线的标准实践,实现了实时自适应控制与缺陷检测。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系统(如ResNet-50)在缺陷分类中达到了96%以上的准确率,能够稳定识别X射线影像中的裂纹、气孔和未焊透等问题。此外,涵盖焊接在内的整体机器视觉检测市场预计将从2025年的约119亿美元增长至2033年的282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达11.7%。继2024年放缓(协作机器人出货量仅增长13.8%)后,2025年协作机器人市场强劲回升,年增长预计达约20.6%,并有望从2025年的约21.4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逾33.8亿美元(CAGR约18.9%)。如Universal Robots和Comau等厂商推出配备力矩传感器、安全关节限制、视觉系统的协作机器人,可与操作员共同完成焊接任务,填补劳动力短缺带来的空缺,并保持高安全标准。当前的机器人焊接系统配备多轴机械臂,可在单一工作单元内无缝切换多种焊接方式(MIG、TIG、等离子、激光)。这一发展使制造商能够快速适应混合生产批次——例如在完成汽车框架焊接后,立即切换至特种钢材或铝制组件的焊接——几乎无需重新编程。这类系统可节省约10–25%的换线时间,并将设备利用率提高多达15%,相比传统单工艺产线表现更优。随着2025年美国关税调整预期临近,各制造商正有策略地转移焊接生产设施。一些来自欧洲和亚洲的企业报告称,已将多达20%的焊接自动化产线迁至关税较低的国家或地区,如墨西哥、东欧和东南亚。这些调整旨在保持成本竞争力,同时保障汽车、建筑等行业的准时交付能力。以下公司已知正在使用先进的机器人焊接系统,包括多任务和视觉引导平台:
? United States Army Research Laboratory数字化转型、跨行业应用以及政策变革等因素正在加速全球多任务机器人焊接系统的采用进程。随着行业逐渐成熟,那些积极投资于软件驱动机器人、AI分析和模块化硬件的企业将稳固其在全球自动化市场中的领先地位,迎接更具竞争力的未来。文章来源:Global Info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