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中心

    • 峰会新闻
    • 行业资讯
  • 日程嘉宾

    • 会议议程
    • 特邀嘉宾
    • 历届嘉宾
  • 展商资讯

    • 展商推介
    • 展览展示
  • 直播入口

  • 大赛

  • 会务服务

    • 主会场地址
  • 招才引智

  • 合作伙伴

    • 支持媒体
    • 合作媒体
    • 战略合作媒体
  • 参会申请

  • 关于峰会

    • 往届峰会
    • 峰会介绍
    • 会议手册
    • 资料下载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新闻中心
  • 峰会新闻
  • 行业资讯

  •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上一页
    • 下一页
新松公司与松下集团合作打造新能源车载充电器OBC智能生产线[2021-12-08]
近日,由新松公司与松下集团合作打造亿元规模的新能源车载充电器OBC智能生产线正式建成投产。并于大连松下汽车电子系统有限公司正式投产。
工信部、卫健委面向医疗领域征集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2021-12-08]
12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发函,工通装函〔2021〕427号称,此次征集方向主要面向医疗领域,征集一批具有较高技术水平、成熟应用模式和显著应用成效的机器人典型场景。同时,引导机器人企业与医疗机构加强合作,研发更加适配应用场景需求、更加先进适用的医疗机器人。
IDC:2021年Q3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增长9.9%[2021-12-08]
据外媒12月8日报道,市场研究机构IDC发布了2021年第三季度可穿戴设备市场研究报告。据报告显示,本季度可穿戴设备出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10%,达到了1.384亿台。
三星和传音合作开发ISOCELL GAB传感器,称其为“最接近人眼的图像传感器”[2021-12-07]
三星正在开发首款具有RGBW彩色滤光片图案的ISOCELL相机。在传音(TECNO)移动公司今天举办的网络研讨会上,三星高管证实了这一点。这个雄心勃勃的相机传感器被称为ISOCELL GWB,其分辨率为6400万像素,而不是传言的5000万像素。
Swiss-Mile公司开发的四足轮腿式机器人,可站立、滚动、自主配送[2021-12-07]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在四足机器人ANYmal的腿上增加了轮子,让它既能行走又能滚动时,而且很快就将用于城市配送。
斯坦福大学的工程师设计了一种可以栖息和携带物体的鸟状机器人[2021-12-07]
美国斯坦福大学工程师 Mark Cutkosky和David Lentink实验室根据鸟类着陆的机制,研发了一种仿生鸟状机器人:其能在复杂表面上栖息,还能接住人抛出的不规则物体。
外媒:美国拒签禁用杀手机器人协议[2021-12-06]
据法新社日内瓦12月2日报道,华盛顿2日在联合国拒绝了一项管控或禁用杀手机器人的约束性协议的倡议,而是提出应该制定相关的“行为准则”。
英国Engineered Arts公司的人形机器人Amela,展现丰富多样的面部表情[2021-12-06]
据The Verge报道,位于英国的仿人机器人设计和制造商Engineered Arts最近在YouTube上发布了一段视频,展示了其最逼真的作品之一。这款名为Amela的机器人显示了一系列令人难以置信的类似人类的面部表情。
柳叶刀机器人完成Pre-A+轮融资,由浦信健康医疗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投资[2021-12-03]
手术机器人公司深圳柳叶刀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柳叶刀机器人”)宣布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浦信健康医疗产业股权投资基金,融资所得将主要用于支持公司旗下三款手术机器人的中国注册临床研究推进,以及持续扩大产品线。
加州大学研究者研究的仿生浮游机器人,有望处理水面污染物[2021-12-03]
受水黾启发,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殷亚东教授课题组开发了一种仿生浮游机器人。据介绍,仿生浮游机器人的动力来自于研究组研发的光驱动软体蒸汽机(light-powered soft steam engine)和振荡器,这正是此项研究的最大突破。
Coco1遥控送货机器人实现5公里内自主配送[2021-12-03]
Coco1是由Segway和洛杉矶机器人送货公司Coco合作开发的。取代了Coco去年开始在洛杉矶使用的一个较小的、功能较弱的交付机器人。
可在室温下工作的新型仿生蛛网微芯片传感器[2021-12-02]
受自然界蜘蛛网启发,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研究人员将纳米技术和机器学习相结合,成功设计出一种可在室温下工作的、极为精确的微芯片传感器——“蛛网纳米机械谐振器”。该设备属于迄今世界上最精确的传感器之一,能在与日常噪声极端隔离的情况下振动,表现出超过10亿的机械品质因数,是量子技术和传感技术结合的典范。这一突破性成果发表在《先进材料》杂志上,对引力和暗物质研究以及量子互联网、导航和传感领域都有重大意义。
  • 上一页
  • 248
  • 249
  • 250
  • 251
  • 252
  • 253
  • 254
  • 255
  • 256
  • 257
  • 258
  • 下一页
全国咨询电话:0574-63253665
手机:18100123515
微信号:myrobot2001
峰会地址:中国浙江 · 宁波 · 余姚
版权所有:Copyright@2015 机器人峰会
ICP备案: 浙ICP备20220273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