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访冬奥选手备战“秘密基地”——“金针菇”式旱雪场
作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日期:2022-02-16
浏览次数:
2月15日,北京冬奥会上中国代表团运动员苏翊鸣、谷爱凌分别在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自由式滑雪女子坡面障碍技巧决赛中摘得一金一银。两位人气选手精彩表现的背后,离不开科学训练的“秘密武器”。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的尖锋旱雪四季滑雪场,这个中国规模最大的旱雪场,曾先后接待过上述两位选手备战冬奥。 成都地处南方,如何成为运动员们的训练基地?什么是旱雪场? 旱雪最早起源于国外,有梳子式和刷子式两种形态。而尖锋旱雪四季滑雪场,使用了由创始人尖锋自主设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金针菇”式旱雪场,“金针菇”式旱雪毯具有安全性、润滑性和仿真性三大特点。近看旱雪毯,是一根根整齐排列的细小圆柱,头顶一个小圆球,与金针菇外形相似。
“金针菇”旱雪毯
据介绍,“金针菇”旱雪毯表面采用了一种自带润滑特性的工程塑料,经改性后成型,表面光泽润滑,区别于普通塑料。另外,旱雪毯表面的圆球弧面,保证了旱雪表面与滑雪板的最小接触面积,增加了滑行时的润滑度。当滑雪者摔倒时,表面圆球也能最大程度保护滑雪者,减少受伤。 除此之外,旱雪毯的厚度和弹性,使其减震吸压、回弹力达到了非常出色的效果。当滑雪者立刃,对雪板加压时,滑雪者会感到很真实的回弹感觉,这是传统旱雪毯无法比拟的优势。旱雪毯也能很好地模拟滑雪的感觉,与真雪能达到90%以上的相似度。还能根据铺垫物的分布疏密程度,调节滑雪的难易度。 据悉,“金针菇”旱雪毯安装后使用寿命可达8年。且性能非常稳定,安装、拆卸以及后期维护都很方便。 除了旱雪毯,旱雪大跳台的落地气包是运动员们的另一个训练“秘密武器”。 2020年初,新都尖锋旱雪四季滑雪场针对冬奥会比赛项目训练,修建了专业滑雪道——旱雪大跳台。该滑雪道总高度43米,总长度112米,是国内最先建造的旱雪大跳台,也是目前中国最标准的旱雪训练大跳台之一。
旱雪大跳台
旱雪大跳台的落地气包未使用传统的大气包,而是由约300个独立的气管延着陆坡铺垫而成,被称为“麦管气包”,也是雪场的原创发明。 据介绍,该气包可吸收垂直重力,并向下方和左右方分解,有效解决了传统气包向上反弹的副作用。同时,由于局部受压不会影响整体平面角度,落地气包避免了缓冲区瞬间积水问题,而气包膜表面的细小排水孔也解决了传统气包排水难的问题。落地气包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同时能保证滑雪者可以滑行出去。 大跳台还配置了两条魔毯。魔毯又被称作“雪场电梯”,类似机场传送带,可以贴住滑雪板,防止下滑。魔毯乘坐方便、运行平稳、安全可靠,以往主要应用于坡度小的初学者雪道和初级道。滑雪坡道约100米,相当于13层楼高,有了魔毯,能减少运动员的体力消耗。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