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我国机器人领域融资项目创年内新高!63起融资项目!
作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日期:2025-11-24 浏览次数:

2025年9月,我国机器人产业融资市场持续保持高热度,融资项目数刷新年内峰值,呈现出融资规模放量增长、资本向核心赛道集聚、区域分布相对集中的鲜明特点,具体情况如下:

9月国内机器人领域融资热情再度攀升,63起融资交易全面覆盖产业链各环节,资本加速向头部企业及核心赛道汇聚的态势愈发明显。融资额度呈现出显著的分化特征,头部企业的资金吸附能力尤为突出:星迈创新、自变量机器人两家企业分别获得近10亿元人民币的大额融资,纳百机器人、瑞龙外科的融资额也分别达到5200万美元6700万美元,此外一星机器人、昂泰微精等一众企业亦成功斩获数亿元级别的资金支持;与此同时,数千万1亿元区间的融资案例持续涌现,另有超半数融资企业未对外披露具体金额,这一现象既反映出行业内企业成熟度的差异,也凸显了资本精准布局的策略特点。

从融资轮次来看,资金覆盖了企业发展的完整生命周期,成长期企业与初创型企业融资需求并行释放。其中,A轮及A+、A++等衍生轮次的融资最为密集,成为支撑企业业务扩张的核心资金来源;Pre-A系列轮次则为处于发展过渡期的企业提供了关键助力,帮助其顺利迈向成长期;而D轮、C轮及Pre-IPO阶段的融资案例,则标志着部分头部企业已进入商业化落地的冲刺阶段,当前机器人领域已形成层次分明的完整融资生态体系。

融资区域的聚集效应十分显著,产业集群的规模优势进一步凸显。广东省14家获投企业的成绩领跑全国,凭借扎实的制造业场景基础,稳居机器人融资高地;江苏省紧随其后,有13家企业获得资本青睐,其融资企业主要聚焦于消费级与工业机器人赛道;上海、北京分别有11家、9家企业跻身融资榜单,两地企业多集中在医疗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高技术附加值领域。目前,长三角、京津冀与珠三角三大区域已构筑起全国机器人产业的核心发展极。

机器人赛道的融资布局呈现出“多元发展、聚焦核心”的特征,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两大方向成为资本追逐的核心焦点,灵猴机器人、同川科技等专注于核心零部件研发的企业也获得了更高关注度;医疗机器人赛道表现格外亮眼,专注于康复机器人、手术机器人的相关企业融资活动频繁;消费级与工业级机器人则保持同步发展态势,应用场景持续拓展,已覆盖船舶清洗、新能源设备运维、庭院服务等多个细分领域。在政策扶持与市场应用需求的双重驱动下,我国机器人行业正加速向纵深领域迈进。

图表:2025 年 9月我国机器人领域63个融资项目

文章来源:元创元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