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6 年,人工智能将通过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和协作机器从软件进入物理世界,改变工作场所和城市。Adobe Stock2026年,人工智能将越来越多地进入物理世界。它将不再局限于运行在电脑和手机上的软件和应用程序,而是以实体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和工业互联网的形式与我们共享生活。例如,科技巨头亚马逊押注其对机器人同事的投资将在短期内产生效率节约,以抵消对人工智能的巨额前期投资,而这些投资可能要到十年后期才能获得回报。随着自动驾驶汽车、护理和陪伴机器人处于不同的开发和使用阶段,物理人工智能将在 2026 年成为生活中更加明显的一部分。当我们听到“机器人”这个词时,很多人仍然会本能地想到科幻小说中常见的类人“机器人”,比如《星球大战》中的 C3P0 机器人或《星际迷航》中的 Data。实际上,机器人的外形通常更适合其设计的特定工作;例如用于送货的自动车辆、用于仓库工作的移动升降机,以及用于生产线和装配工作的机械臂。2026 年,这种情况将开始发生变化,因为人形机器人在工作场所、医疗保健场所甚至家庭中变得越来越常见。这种转变并不令人意外——人形机器人的动画制作远比基础机器复杂得多,控制它们需要最近才出现的复杂人工智能。但它们也更加灵活、适应性更强、用途更广——从进化的角度来看,这也是人形机器人如此成功的原因之一。正因如此,随着机器能够以越来越通用的方式利用人工智能,从而执行多种不同任务,而非仅仅专注于一项任务,人形机器人将成为首选形态。协作机器人(cobot)是协作机器人的简称,旨在与人类工人共享空间或并肩工作。近年来,它们在高科技工业环境中越来越常见,执行着制造和物流任务。随着技术的成熟和价格的下降,到2026年,它们也将越来越成为中小企业的可行选择。预计到 2035 年,协作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近 300 亿美元,在工业环境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它们提供食物和饮料,例如在最近开业的特斯拉餐厅,清洁公共场所,甚至为老年人和居家人士提供陪伴。一段时间以来,全自动驾驶汽车一直是人工智能的旗舰承诺,一些关于其到来的预测已被证明过于乐观。然而,自动驾驶出租车的开发和部署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到2026年,可能会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多的人体验到无需人工干预的城内驾驶体验。美国旧金山、凤凰城和奥斯汀,中国北京、武汉和重庆,以及阿联酋阿布扎比等城市的居民已经在其城市享受到了运营服务。此外,还有计划于2026年在迪拜、欧洲和韩国等许多其他地区推出试点或运营服务。政府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准备好让我们拥有自己的自动驾驶汽车。但那些能够证明自己能够安全运营自动驾驶汽车的公司,将在来年让它们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虽然业界开始认识到人工智能对信息和客户服务工作的影响,但它将如何影响体力劳动和行业仍然不太明确。对于需要高度体力灵活性的任务尤其如此,例如建筑、管道和工程。然而,随着该行业开始掌握砌砖机器人Hadrian X和钻孔安装电缆和管道的Baubot MRS15等突破性技术,这种情况可能正在改变。机器人可能很快就会普遍用于测量、检查和拆除等任务,并降低人类暴露在危险环境中的风险。一项研究发现,专注于建筑的机器人可以潜在地将人类的重复性工作量减少 25% 到 90%,同时将花在危险任务上的时间减少 72%,到 2026 年,我们可能会看到现实世界的使用案例稳步增长。随着2026年的到来,从数字人工智能到物理人工智能的转变代表着我们这一代最具变革性的技术变革之一。机器人和自主系统正从实验概念走向日常现实。组织和个人必须做好准备,迎接这样一个世界:人工智能不仅处理屏幕上的信息,还会通过功能日益强大的机器主动塑造我们的物理环境。封面来源:https://www.forbes.com/sites/bernardmarr/2025/10/20/the-5-biggest-robotics-trends-in-2026-you-must-get-ready-for-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