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7日,血管介入机器人公司 Microbot Medical(纳斯达克代码:MBOT)宣布完成总额最高可达 9,220万美元 的融资。在LIBERTY? 血管内机器人系统 获得 FDA 510(k) 批准一个月后,该公司为进入商业化阶段冲刺。
FDA 510(k) 获批:LIBERTY 系统迈向市场2025年9月8日,Microbot Medical 宣布其 LIBERTY? Endovascular Robotic System 获得美国 FDA 510(k) 批准。这意味着该系统可正式在美国市场销售,用于外周血管介入手术,是首款 一次性使用、远程操作的血管内机器人系统。LIBERTY 的设计理念在于“可抛式 + 远程化”:
- 一次性使用:避免重复消毒与装配,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 模块化集成:控制台轻量化,系统可快速部署到多种手术场景;
这类系统主要针对 外周血管介入(peripheral endovascular)场景,包括外周动脉疾病、血栓取出、支架植入等。传统介入操作依赖手工推进导管和导丝,医生暴露在辐射下,且精度受手力影响。LIBERTY 通过微电机驱动与远程操控界面,实现更平稳的导丝推进与角度控制,为医生提供精准、安全的“远程手”能力。过去十年,机器人技术在外科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腔镜与骨科。而血管内路径由于器械微小、空间复杂,一直是机器人化的“堡垒”。血管介入机器人曾由西门子旗下 Corindus GRX 领跑,但该项目已在2023年被终止。LIBERTY 的获批使 Microbot 成为美国唯一拥有 FDA 商业化资格的血管内机器人上市公司,这一地位无疑具有光环。作为已上市公司(MBOT),Microbot 采用了老投资人行权 + 续发短期期权的“滚动式”融资结构:
- 第一期:行权 12,064,627 股,行权价 1.50–2.13美元/股,公司获现 约 2520万美元;
- 第二期:行权 600,000 股,行权价 2.10美元/股,公司获现 约 120万美元;
- 第三期:行权 1,324,488 股,行权价 2.10美元/股,公司获现 约 280万美元。
- 对应对价,公司向参与行权投资人发放了新的未注册短期 Series J 优先投资期权(与行权股数等量)。
- Series J 期权条款:行权价 4.50美元/股,自发行6个月后可行权,行权期2年;
- 若全部现金行权,公司还可新增约 6300万美元毛收益。
- 因此,公司宣传的“高达9220万美元”含义是: 已到账2920万美元 + 未来可能6300万美元 = 最高为9220万美元(毛额)。
P.S.这是一种不经公开增发、依托既有期权与专属投资人群体的“循环输血”结构:老期权换现金→公司再给新期权→未来有机会再换现金。投行 H.C. Wainwright & Co. 为此次安排的独家代理方。CEO 近期也在 H.C. Wainwright 年会、Benzinga 直播等场合频繁沟通、积极融资。MedRobot观察:LIBERTY 的商业逻辑与未来挑战LIBERTY 系统的获批和融资,标志着 Microbot 正处在一个典型的商业化临界点,也折射出手术机器人领域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一次性、轻量化、可分布式的机器人系统。LIBERTY 的最大特征是单次使用。这意味着它更接近“耗材型机器人”逻辑:
若未来能纳入医保或DRG支付体系,这种“轻设备 + 快流转”的模式可能成为血管介入机器人的突破口。FDA 510(k)批准意味着产品可以进入市场,但并不等于商业成功。Microbot 仍需解决以下几项关键问题:
- 真实世界验证(RWE):临床医生是否能在日常介入操作中感受到显著提高手术效率或安全性?
- 成本与替代性:一次性系统在材料与制造成本上如何控制?是否足以对抗传统导管加人工操作的价格体系?
- 供应链与培训体系:作为一次性系统,生产、库存和物流管理的复杂度可能超过传统设备;
- 医院采用路径:在早期阶段,如何证明其ROI(投资回报率)以说服采购部门?
在血管介入机器人领域,全球仅剩少数玩家,LIBERTY 虽然体量小,却站在了技术与监管的“高地”。它的市场化过程,将为整个血管机器人赛道提供一个现实样本——能否证明“单次使用 + 远程操作”这一理念,在真实市场中不仅安全有效,更具备商业可行性。Microbot 的一系列动作——监管突破、积极融资、资本沟通——构成了典型的“上市型创新企业节奏”:先讲技术,再讲故事,最后讲增长。对血管介入机器人行业而言,LIBERTY 不仅是一款产品,更是一次商业模式的试验。如果它能证明一次性机器人在医疗系统中可持续,这可能重新定义“手术机器人”这一概念的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