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形机器人四巨头「供应链全景解析」:特斯拉、宇树、优必选、智元 
        作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日期:2025-09-25
        浏览次数:
         有预测显示,在技术取得理想突破的情况下,人形机器人2025-2035年的销量年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94%,到2035年市场规模或将达到1540亿美元。更有分析预计,到2040年全球可能部署10亿至100亿台人形机器人,其市场规模可能高达24万亿美元(十几年之后的事呢,这个数字没太大意义)。 特斯拉、宇树科技、优必选和智元机器人可以说是机器人领域的“四巨头”。下面我们分别拆解: 特斯拉Optimus:垂直整合的全球标杆特斯拉的Optimus被视为全球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标杆产品,其供应链企业大多具备技术壁垒高、量产能力强的特点。特斯拉采取垂直整合策略,通过复用电动汽车的诸多技术来有效降低成本。 核心供应商及优势技术: 
 
 特斯拉计划在2025年生产数千台Optimus,2026年目标达到数万台。通过垂直整合和规模化生产,特斯拉已将Optimus的单机成本从最初的20万美元大幅降低,为大规模商业化应用铺平了道路。 宇树科技:四足龙头转向人形赛道宇树科技作为全球四足机器人龙头(全球四足机器人销量占比近70%)和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标杆企业,已正式启动了A股IPO进程,有望成为A股“人形机器人第一股”。宇树采取了四足机器狗与双足机器人两手抓的策略。 核心供应商及优势技术: 中大力德是宇树机器人行星减速器核心供应商,占其采购量的相当大比例。它是国内稀缺的同时具备多类减速器生产能力的企业。 长盛轴承独家供应宇树机器人关节自润滑轴承及滚珠丝杠,产品寿命长,关节轴承市占率高,已进入稳定量产阶段。 鸣志电器为宇树机器人提供空心杯电机及运动控制系统,电机产品占宇树采购额的一定比例,支撑着机器人的精准运动控制。 通过子公司苏州能斯达,汉威科技为宇树机器人供应柔性触觉传感器及惯性测量单元,这可显著提升机器人抓取成功率,优化交互体验。 奥比中光提供3D视觉相机及深度引擎芯片,占宇树相关采购量的较高比例,赋能机器人的环境感知与导航能力。 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G1基础版售价已降至较低水平,自由度有所增加,运控性能与轻量化显著提升。2025年其人形机器人出货目标为数千台,机器狗销量预计也将增长。 优必选:全栈技术领军者优必选作为全球极少数具备人形机器人全栈式技术能力的企业,拥有大量专利,其人形机器人有效专利数量全球第一。其Walker系列是中国首个商业化双足真人尺寸人形机器人。 核心供应商及优势技术: 鸣志电器向优必选供应高精度伺服电机、空心杯电机,核心用于Walker系列机器人的手指关节驱动,保障关节灵活运转。 绿的谐波作为谐波减速器核心供应商,产品适配优必选Walker S2等系列机器人的核心关节,是关节传动环节的关键支撑。 珠城科技是优必选机器人高密度连接器独家供应商,年出货量超百万件,为机器人内部信号传输提供稳定保障。 奥比中光为优必选机器人提供导航与感知系统的3D视觉方案,助力机器人实现精准环境感知与自主导航功能。 三花智控延续在机器人关节领域的技术优势,为优必选人形机器人供应关节总成,进一步拓展核心部件应用场景。 优必选商业化进程正在加速,近期在极氪5G智慧工厂开展了全球首例多台、多场景、多任务的人形机器人协同实训,涉及装配、检测、物料搬运等环节,展现了其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适配能力。 智元机器人:资本新星的崛起智元机器人以高性价比人形机器人为核心,通过创新资本运作实现快速发展,近期协议收购了上纬新材多数股份,实现了“曲线上市”。公司已完成多轮融资,吸引了多家产业资本加持。 核心供应商及优势技术: 中大力德是智元机器人行星减速器独家供应商,产品适配远征A2系列执行系统,2024年已实现批量交付,是核心传动部件支柱。 绿的谐波作为谐波减速器国产替代龙头,已向智元机器人批量供货,支撑机器人关节灵活运转。 蓝思科技批量交付智元机器人灵巧X1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OmniPicker夹爪等核心部件,同时参与生产组装与测试控制,深度介入制造环节。 富临精工与智元合资成立项目公司,已获智元数千万元订单,向其供应电关节模组,实现“资本+业务”双重绑定。 柯力传感已向智元机器人送样六维力传感器,适配其触觉反馈相关需求,目前处于测试验证阶段。 2025年7月,智元联合宇树科技中标中国移动子公司人形机器人订单。公司规划2025年出货目标为数千台。 产业链观察与未来展望人形机器人产业正步入规模化量产的前夕,2025-2027年预计将是产业链发展的关键窗口期。聚焦核心技术和深度绑定龙头企业的供应商,有望在产业爆发中获得更多机会。 从供应链布局可以看出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一些脉络: 核心技术是关键:无论是特斯拉的执行器总成、宇树的关节模组,还是优必选的传感系统,能提供高技术壁垒、高附加值核心部件的企业,更受青睐,也更容易构建护城河。 绑定深度与稀缺性:与头部机器人企业深度绑定的公司,其业绩弹性和想象空间往往更大。 降本与应用拓展是核心:供应链的成熟和国产化替代是降低人形机器人成本、推动其走向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重要前提。同时,供应链的技术进步也直接关系到机器人从工业场景向服务场景的拓展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