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战队驶过天安门,机器人方队还会远吗?
作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日期:2025-09-03 浏览次数:

2025年9月3日的天安门广场,在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盛大阅兵中,无人作战群以三栖协同之势揭开了未来智能战争的新篇章。

阅兵场上,装备方队无人作战群惊艳亮相。陆上无人作战方队、海上无人作战方队、空中无人作战方队依次通过天安门,多型首次亮相的武器装备吸引了全场观众的目光。


三栖无人作战体系

此次阅兵首次公开展示了覆盖陆地、海洋和空中的全域无人作战体系

上无人作战方队展示了侦打突击、扫雷排爆、班组支援等三类无人战车。这些装备可远程操控、自主行动、灵活编组,实现了陆上有人无人协同作战的新突破。

图片

海上无人作战方队展示了新型无人潜航器、无人艇和无人布雷系统,具备隐蔽布放封锁、自主探测识别、集群组网攻击等作战能力,是海上作战的奇兵利器。

图片

图片

空中无人作战方队则由新型察打一体无人机、无人僚机、舰载无人直升机等组成,可隐蔽突击、广域覆盖、自主协同,创新了未来空战的新样式。

图片

图片

图片


“机器狼”亮相,陆地作战新星

陆上无人作战方队中,一款被称为“机器狼”的装备格外引人注目。它是由四足机器狗加装上武器或侦察设备进化而成。

图片

这款机器狼的原型是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旗下公司研制的四足机器狗。它使用自主可控的国产化芯片,机身前后配置两颗激光雷达,周身搭载5个环视相机,可实现360度的全视角感知。

公开参数显示,这款机器狗可扛起最高20公斤物体,续航里程约10公里,运行时间约2.5小时,能在30秒内完成电池更换。它还能在40度的陡坡爬行,越过30厘米高的障碍物,在废墟上如履平地。


迈向未来的机器人方队

随着无人装备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可以期待在未来的阅兵中看到更加完备的机器人方队。军事专家傅前哨指出,未来战场特别是陆战场,无人化装备的种类和数量会越来越多,“机器狼”只是其中的一种平台。

随着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加多样的机器人平台,包括但不限于四足机器人(如机器狼)、双足机器人(如人形机甲士兵)、四轮机器人(如无人越野车)、多轮机器人(如无人轮式战车)、履带式机器人(如无人坦克)、防空机器人(如“忠诚防空僚车”和无人激光炮)等。

这些平台与固定翼或多旋翼的空中机器人相配合,可构建起一个体系化的无人作战群,打造出一个全新的攻防兼备的全域火力网。从单兵无人平台到跨域智能集群,有人与无人、无人与无人协同运转的智能化兵团,必将改写未来的战争模式。

未来的阅兵场上,我们或许将看到真正的机器人方队——它们不仅仅是钢铁与电路的组合,更是搭载人工智能与自主决策系统的智能“战友”,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铿锵有力地走过天安门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