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拟投资 1 万亿元布局机器人及高新技术产业
作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日期:2025-04-03 浏览次数:

法兰克福,2025年3月25日——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宣布设立聚焦机器人、人工智能和前沿创新的国家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该项长期基金预计未来20年带动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近1万亿元(约合1380亿美元)资金。这一举措旨在持续推动中国制造业技术驱动的成功发展:过去十年间,中国工业机器人安装量在全球占比已从五分之一跃升至半数以上。

图片
傅利叶智能制造的GRx系列机器人(图源:傅里叶智能)
“中国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实现了制造业转型升级,”国际机器人联合会主席伊藤隆之 (Takayuki Ito) 表示,“自 2021 年 12 月发布国家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以来,中国已为如何系统性提升产业竞争力树立了典范。”
中国机器人产业崛起之路
中国机器人制造企业的国内市场份额已显著扩大:2020 年至 2023 年,中国本土供应商的工业机器人年装机量占比从 30% 提升至 47%。增长原因是中国对各类消费品需求的持续增长带来的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张。中国的各行各业都在提升其自动化能力,例如,2023 年,全球电子行业中近三分之二的工业机器人集中在中国,其中,本土制造商贡献了54% 的装机量,相当于全球电子行业总需求量的 33%。在金属及机械领域,中国国产机器人在本土市场占有率更是高达85%。
图片
风险资本驱动创新
作为重要的下一步举措,中国正努力推动机器人技术与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核心零部件升级,以及新型智能制造应用场景深度融合。中国近期将人形机器人确立为前沿技术,并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正是其具体体现。
"中国已经展现了如何利用巨大的规模经济。"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VDMA)机器人和自动化分会主席迪特马尔·莱伊博士(Dietmar Ley)指出,"当前中美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加大投资力度。中国实施人形机器人国家战略,美国则依托大量风险资本驱动创新。欧洲在这一关键领域绝不能落后。欧洲的人形机器人技术必须走出实验室,进入规模化、价格有竞争力的生产阶段,这需要欧洲一致努力,以确保欧洲在人形机器人领域保持领先地位。”
全国人大会议与机器人国家战略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NPC)第三次会议于2025年3月5日至11日举行。作为中国最高立法机构,全国人大负责制定国家法律、政策及治理决策。《“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已被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文章来源: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器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