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夏天信的输煤胶带AI巡检机器人实现传统煤矿的智能交互
作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日期:2021-09-27
浏览次数:
新疆乌鲁木齐五彩湾的露天矿附近,有一条长约3.5公里的输煤胶带。刚刚开采出的新鲜的黑色煤块,被均匀地堆放在胶带上,高速地运往当地发电厂。在有序的、持续滚动的胶带旁边,跟随着由华夏天信研发的AI巡检机器人,一天之内,它要在这条长长的胶带旁来来回回巡检多次,检查设备使用状况、统计分析各类信息,并进行火灾、故障等事故预警。
此前,这份又苦又累的工作,是由煤矿巡检人员徒步巡线完成的。然而,边疆的气候较为恶劣,最炎热时气温高达五十度,最寒冷时又骤降至零下四十度左右,并时常伴有风雪、大雨等恶劣天气。为了输煤胶带的正常工作,巡检人员不得不常常在极端天气里冒险工作,有时还会因误看漏看而造成工作事故。 如今,巡检员不必再冒着风沙、严寒、高温冲在第一线,只需在集控室中通过语音交互对机器人下达指令,即可完成巡检工作。借助于百度飞桨,巡检机器人学会了“自己思考”,能够自动识别出“危险信号”及时通报,成为一线工作人员的“最佳智慧助手”。
机器人“上班”,解决传统难题 “某煤矿胶带输送遇火灾坍塌事故”、“某煤矿出现运输胶带断裂事故”、“作业人员检查时未能与胶带运输机保持安全距离,造成1人重伤”……此类的矿区安全新闻屡见不鲜,成为煤炭运输作业过程的一大隐患。早在2019年,国家煤矿安监局便制定并公布了《煤矿机器人重点研发目录》,重点研发应用5类38种煤矿机器人,其中,“胶带机巡检机器人”作为“安控类”的一种,被纳入重点研发目录之中。 在中国近万座矿山的生产环节中,输煤用带式输送机是一种重要的煤炭运输设备,矿区用量可达十几台至上百台不等,是整体产业链中重要的一环。目前,大量煤矿企业现有监控方式均为人工巡检和安装固定摄像头定点监视。但是固定摄像头定点监视的范围有限,功耗大,维护任务艰巨,而人工巡检一天频率为2到3次,有时2人每组,重要的皮带设备还需6人实施3班倒,导致人力资源的浪费。此外,由于工作条件恶劣,工作人员还存在被卷入皮带的工作风险,对整体施工造成巨大的安全风险。 AI智能化识别与交互,成为解决煤带巡检难问题的出口。基于百度飞桨深度学习开源开放平台的视觉工具套件,华夏天信开发出的输煤胶带智能巡检机器人,不仅能实现高频次、无间歇巡检,还能通过摄像仪将实时视频回传并智能识别分析,一次性解决了工作效率、恶劣环境、作业安全等多项难题。 “我们的机器人在胶带巡检时,如果发现有拖轨异常高温,就会语音播报诸如‘某条胶带旁第几号拖轨发现异常高温’等信息,工作人员接收信息后,会通过语音的方式给维护工人下发异常处理消息,维护人员即可进行现场处理,这是最简单的一种交互形式。另外一种交互方式,则是操作人员根据播报的异常温度,衡量是否是在可接受范围,依据情况选择是否进行忽略处理。”据华夏天信(北京)机器人有限公司软件总监刘毅介绍,AI机器人可在多种场景下,辅助人工巡检或者代替人工巡检,实现生产运行系统信息交互、图像展示、数据展示、预警、辅助决策、信息统计分析等功能,有效提升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
文章来源:钥城网 |



